0731-88576763

手提袋制作
中国四大发明家印刷术的发明过程

  雕版印刷术是唐朝时发明的,它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,是在中国的印章、墨拓石碑的基础上发明的。雕版印刷的版料,一般都会采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,如枣木、梨木等。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,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,把写好字的薄纸反贴在木板上,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,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,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。木板雕好以后,就可以印书了。印书的时候,需要两把刷子,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,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,然后用白纸覆在板上,另外再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,把纸拿下来,这样一页书就印好了。一页一页印好以后,装订成册,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。雕版印刷经过唐朝、五代几百年的发展,技术已日趋成熟,进入宋代后,由于宋代以文治国,几代帝王都重视文化建设,印刷业大兴,揭开了印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。宋版书流传至今者已为数不多。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。素有“一页宋版书,一两黄金”之称。因为宋版书不仅年代久远。而且校勘精细。刻印精良,纸墨上乘。这都表现了当时高超的印刷技艺。雕版印刷一开始只有单色印刷,后来发明了“单版复色印刷法”,用这种方法,宋代曾印过“会子”(当时发行的纸币)。元朝时又出现了“多版复色印刷”又称“套版印刷”,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获得较大的发展。明清两代,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,明朝嘉靖以后,到16世纪中叶,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。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,但是也存在很明显缺点∶第一,刻版费时费工费料,第二,大批书版存放不便,第三,有错字不容易更正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。北宋庆历年间(1041年-1048年)中国的毕昇(970年—1051年)发明的泥活字,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。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所著《梦溪笔谈》中详细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。毕昇的方法是这样的: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,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,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,用火烧硬,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。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,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,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。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,如果事前没有准备,可以随制随用。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,如果只印二三本,不算省事,如果印成百上千份,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,不仅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,还能够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,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。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,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,就可随时拼版,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。活字版印完后,可以拆版,活字可重复使用,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,容易存储和保管。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反映出来了。比如《大藏经》5000多卷,雕了13万块木板,一间屋子都装不下,花了多少年心血!如果用活字印刷的办法,几个月就能完成。但是,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,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,却流传下去了。毕昇发明泥活字,是活字的开端。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、木活字、铜活字、铅活字等。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,仅次于雕版。

  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。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,并在唐朝中后期广泛使用。 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。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,但并未广泛使用,而仍然是广泛使用雕版印刷术。

  内容声明: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及超链接等)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(包括但不限于公司、媒体、协会等机构)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。部分内容参考包括:(,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参考使用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,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,发布内容不收取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!

  教育(Education)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;广义上指影响...


Copyright © 2012-2018 火狐体育全站app-火狐电竞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登录 版权所有

湘ICP备18014865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