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31-88576763

印刷项目
爆竹声中辞旧岁一个延续了千年的民俗你愿意就此终结吗?

  临近年关,全国各地有关烟花爆竹燃放的规定相继出台,看到这些规定,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,有的地区依然是“一刀切”,严格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,有的地区则是分时间段分地点,而有的地区竟然全面放开了。

  对于各地完全不同的规定政策,网友们的讨论也从来就没停止过,有人说过年就应该有过年的味道,中国人的年已经平淡安静了太久太久,是时候放开烟花爆竹了。

  也有人说烟花爆竹既不安全又破坏大气环境,很多人在燃放烟花爆竹之后,总会留下一地的垃圾,这样的不文明举动必须要被严厉禁止。

  看着网上的这些争论,很多人也陷入了沉思,咱们中国人过年图个什么?是“爆竹声声辞旧岁”?还是“空气干净无污秽”呢?

  爆竹在华夏文明中存在了近3000年的时间了,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在课本上学到王安石的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时,却不能明白这是啥意思,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?

  现如今,在很多地方依然讲究一个“大三元”的说法,尤其是在山东的一些地区,喝酒时必须“大三元”,就是先喝白酒,然后红酒,接着是啤酒。

  其实三元之说是指“岁之元、月之元、时之元”,这便是老祖宗们所谓的“三元时刻”,也就是咱们老百姓所说的大年夜的午夜交正子时,说的再通俗一些就是农历新年的跨年时间点。

  为了庆祝“三元时刻”的到来,人们不但会将房屋里的所有灯(蜡烛)都打开,而且还会在院子里燃放鞭炮,这个习俗至今已有2500多年。

  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曾有这样一篇文章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庭燎》中记载:“庭燎晰晰,君子至止。”

  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,将竹子、麻杆或者一些杂草捆起来燃烧,这么多东西受热后会发出噼里啪啦的炸裂之声,也就是诗句中所谓的“晰晰之声”,这也是爆竹名字的来历。

  毕竟是燃烧竹子,然后让竹子发生爆裂之声,称之为爆竹自然是非常合适的。当然了,此时的爆竹还远远不能被称之为鞭炮。

  到了汉朝时期,东方朔所著写的《神异经》中也曾经提到过爆竹,原文是这样的:

  这篇古文的意思就是说,在深山中有山臊这种猛兽,只要与人接触,人就会生病。但是这种野兽不但怕火,而且害怕竹子的爆裂之声,于是乎爆竹便成为了古人们驱赶野兽的良方。

  这种“辟邪方法”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,最终进入到文字世界,然后猛兽“山臊”便进化成了“年兽”。

  老百姓们到了过年时候就会火烧爆竹,以此来驱赶年兽,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平安。必须得说,古人与野兽之间的直面战斗是非常非常多的,燃烧爆竹驱赶野兽,自然也非常有必要。

  但是随时代的发展,过年时火烧爆竹也慢慢的变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习俗,一种文化,一种精神!它直接反映了古代人民渴求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。

  从周朝开始,人们火烧爆竹,这种习俗一直传承到了唐朝,随后爆竹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大蜕变。

  唐朝时期的爆竹已发展成为了“爆竿”。在介绍“爆竿”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,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?它的发明者以及朝代又是怎样的?

  估计大部分人都能说出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以及蔡伦的造纸术,那么火药作为四大发明,是谁发明的呢?答案是唐朝时的药王孙思邈!是否有些不可思议?

  孙思邈不但是唐朝时期最为著名的医学家,他还是深受皇族器重的方士,也就是炼丹家。他在一次又一次的炼丹过程中发现,将硫磺,木炭以及硝石混合在一起,就可以产生燃烧以及爆炸的现象。于是乎,孙思邈在不经意间就发明了火药。

  有了火药后,开放的唐人们便将鞭炮进行了升级,他们直接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!可想而知,其爆炸声音会更大,而且爆炸时所产生的火团也会更加的璀璨耀眼。

  《事物纪原》中有这样一句话的记载:“火药杂戏,始于隋炀帝。孟襄阳谓即火树也”。

  由此可见,隋唐时期的烟花名字叫做火药杂戏,因为燃放起来就像是一棵巨大的火树,所以很多人也将它称之为火树。

  在唐朝诗词中,烟花一词是频繁出现的,由此也说明烟花作为一种纯粹的观赏性的节日点缀物品,在唐朝时期已经很盛行,唐人们在过年时,烟花慢慢的变成了了节日气氛组的组长,深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。

  这一时期的爆竹甚至会出现了新的名字,北宋时期民间老百姓就慢慢的开始用卷纸裹着火药燃放,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,还出现了单响鞭炮以及双响鞭炮的区别,是不是想到了非常出名的“二踢脚”?

  在北宋时期,爆竹也正式改名为炮仗以及鞭炮,所以说我们过年燃放的鞭炮其实是有很多名字的,而这些名字都是历史的沉淀,也都是古人们的智慧表达。

  最早产生的爆竹,其实就是古人们驱瘟避邪的“音响工具”,不管是山臊也好,恶鬼也好,或者是年兽也罢,都带有极其浓烈的迷信色彩。

  或许最早燃放爆竹的人,确实是为了驱赶这些魑魅魍魉,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——为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平安。

  或许没有人见过“山臊”,也没有人见过“年兽”,但是放鞭炮的这种行为,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发酵后,早慢慢的变成了了古代人们追求幸福,追求身体安康的固定习俗。

  这个时候门外就会有人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,毕恭毕敬的站在外面,看到主人家打开门后,送财神的人便会说一些吉利话,无非就是“送财神的来了,祝你来年财源滚滚等等”,等到送财神的人说完话,他身后的另外一些人就会敲锣打鼓,然后燃放鞭炮。

  等这些流程走完,主人家就会给送财神的人一些钱。由这样来看的话,在古代时候,送财神也是一门正式的工作,而且这个工作还非常有讲究,尤其是送财神的先后顺序,更是不能颠倒,啥意思呢?

  那些真正的大户人家,都是要到最后才能去送财神的,是否有些不明所以?不应该是越有权势的人越靠前吗?

  古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——除夕之夜,放鞭炮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,而且要想发大财,鞭炮一定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。

  就好比说一个村子,在大年夜(三元时刻)到来的时候,大家都会一起点响鞭炮,但是谁家的鞭炮的燃放时间更长,那么他来年发财的几率就更高,所以说鞭炮不单单是古人们对身体健康的一种期望,更是对美好富足生活的渴盼。

  这句话是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,不仅能节约硫磺,还能够避免火灾,由此也说明古代燃放烟花爆竹时,所造成的火灾数量也是不少的。

  皇帝准备了大型烟花表演,但臣子们却纷纷上书劝谏,如今天下动荡,大型烟花表演,就是劳民伤财!甚至还有人发出了“明安得不亡哉”这样的感慨。

  这篇古文也充分说明了皇家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,投入是非常巨大的,甚至到了劳民伤财,国破家亡的地步。

  时至今日,很多人反对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,自然不是因为劳民伤财,国破家亡更是无从谈起。

  燃放生产烟花爆竹确实不安全,也确实会造成空气污染,那些加工烟花爆竹的小作坊经常会在一声巨响中灰飞烟灭,而那些放燃花爆竹的人们,也很少能够注意现场卫生。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,让很多的环保卫士纷纷跳出来指责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。

  但是我们也要反过来想一想,烟花爆竹无论是用来娱乐也好,驱赶凶兽也罢,它毕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

  在历史长河中存在了数千年之后,这小小的烟花爆竹甚至慢慢的变成了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民族象征。

  咱们中国人最注重的就是过年,过年为的是什么,为的是团圆,为的是亲情!但是少了烟花爆竹的城市,是不是会显得有些孤寂呢?是不是会缺少了很多年味,甚至是人情味呢?

 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极具包容性的,而且是具有巨大创造力的,相信在科技的介入下,一定会有新的烟花爆竹产品既能满足大家过年时燃放的期盼,又能符合环保与安全的要求!


Copyright © 2012-2018 火狐体育全站app-火狐电竞体育官方网站app下载登录 版权所有

湘ICP备18014865号-1